忽视糖尿病控制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80后”陈先生(化名)用亲身经历给出了警示。2016年确诊2型糖尿病后,尽管医生多次提醒,他仍不重视治疗——长期熬夜、饮食紊乱、不定期监测血糖,最终酿成悲剧:一年前因病情恶化被迫截肢,近日他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险些永久性失明。所幸厦门眼科中心及时救治,挽救了他的一部分视力。
29岁就确诊糖尿病,陈先生(化名)却并未在意。“我这么年轻,又没症状,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尽管医生反复叮嘱,他仍难抵甜食诱惑,经常偷吃,血糖监测也只是敷衍了事。隐患悄然累积。去年,他的脚趾开始溃烂、疼痛难忍,就医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需立即截趾。但陈先生心存侥幸,拒绝手术,最终感染蔓延,左腿被迫截肢。
厄运并未结束。不久后,他的视力急剧下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使他的双眼濒临失明。左眼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而完全失明,仅靠右眼微弱视力生活。今年6月,右眼病情恶化,连家人面容都难以辨认。
陈先生和家人来到厦门眼科中心,找到了眼底病学科带头人吴国基院长。检查发现,其右眼视网膜病变已进展至V-VI期(共六期),玻璃体腔大量积血等症状提示,随时可能永久失明。
一年多来,持续的治疗已使陈先生家底耗尽并负债累累。面对再一次手术治疗费用,陈先生一家陷入绝望。此时,厦门眼科中心向陈先生伸出了援手。医院为其减免了部分手术费用,并成功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其视力有望部分恢复,但吴国基院长严肃地强调:“若血糖仍不控制,下一步可能引发肾衰竭,视力也会再次恶化。”
“‘糖网’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患者难以察觉。”吴国基院长指出,“当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时,病情已至中晚期。”晚期患者可能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视网膜脱离,此时手术虽能挽救部分视力,但对情况严重者效果有限;若发展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失明将不可逆转。
吴国基院长强烈呼吁: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并坚持每半年复查一次。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失明悲剧。
(厦门日报记者张玉榕通讯员陈芳)
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