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一个周末,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走进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台创园,拎起果篮,握着剪子,一头扎进种植区,等他们出来时,已是收获满满——圣女果、番石榴、木瓜……称重付钱后,把香瓜洗净切开,汁水四溢,浅尝一块,顿觉香气馥郁,而后口有回甘。
夏国建在查看凤梨生长情况。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摄
这里是广东省十大杰出精勤农民、珠海乡村工匠、珠海夏场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夏场长农业”)生产应用(种植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夏国建悉心打造的珠海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主打的是台湾特色水果立体化种植。
走进基地,烤红薯溢出的甜糯香气,夹杂着淡淡的凤梨酒香扑面而来。大约是十年前,夏国建不惧挑战,从台湾成功引进了金钻凤梨,此后又不断尝试种植其他特色水果。在他的带动下,这类价值高、味道好、品质佳的果蔬作物,帮助周边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取得了很好的收成。
不惧风雨 成功引种台湾金钻凤梨
1989年,老家在重庆的夏国建南下珠海打工,在一家砂石场任管理员时得到一位前辈的指引和提携,跟随其投身农业,一干就是三十余年。
夏国建很看好中国台湾的精致农业,“台湾地少,农户很少有超过30亩地的,但他们的热带水果种类多、产量高、品质好,值得借鉴学习”。截至目前,他已经从台湾引进了黑糖芭比莲雾、台湾大青枣、金煌芒果、金钻凤梨、台湾珍珠番石榴等48个热带品种。
这一路,可谓风雨兼程。2012年,台湾一位姓林的农业博士每年都往大陆销售金钻凤梨,足足170个货柜。在台湾,从事农产品品种嫁接或改良的人被称为“农业博士”,他们没有官方认证,大家却依然尊称其一声“博士”。“他提醒我,这款凤梨非常值得尝试。”可平沙镇少有适合传统凤梨种植的山坡地。几经考量,夏国建仍下定了决心,从台湾屏东邀请了一位绰号“凤梨青”的农业博士过来。
“2015年6月,那天下着暴雨,从拱北口岸接到‘凤梨青’后,开车带他走了一遍地头,一眼望去,地上全是水盈盈的。他当时说,饭后直接给他订回台湾的机票,凤梨怕积水,这种环境根本种不了凤梨。”夏国建却不死心,高价从台湾购买了500株凤梨苗,有金钻凤梨、芒果凤梨、西瓜凤梨3个品种,在莲雾、芒果周围的沟边种了下去。
次年,金钻凤梨活了下来。“个头不大,却很香甜,周遭爬满了蚂蚁。”兴奋之余,夏国建又邀请了一位在海南大规模种植凤梨的台湾人谢博士过来看看。又是雨天,谢博士冒雨来看了一圈,仍然是不看好,觉得难以规模化种植。
夏国建仍然坚持向谢博士购买了3万株金钻凤梨苗,这一次,他的金钻凤梨大获成功,“连超强台风都没有打倒它。果实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肉质细腻,非常难得。”
后来,广东省果蔬研究所派员进行研究,发现相较于湛江徐闻,珠海平沙多是面粉土,土质更为细腻,而且带有盐碱,这就利于当地种出的凤梨颜色好看,口感没有纤维感。
风雨同舟 带动周边农户深耕精致农业
成功种植金钻凤梨后,夏国建便立志要在当地把凤梨产业发展起来。他拉到了平沙镇政府的资金支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这款品质好、价值高的作物。“我与农户签好合同,买苗的钱各出一半,定好价格保底收购。”就这样,他自己种植2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了300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目前,平沙镇金钻凤梨产值超百万斤。
夏国建经常举办特色栽培技术培训班和工农交流会,亲自讲授种植的技术和经验,从种苗、栽培、施肥、修剪、促花保果到管理、销售等环节,交流种植心得,分享市场信息。“凤梨是耐干旱、忌潮湿的,怎样预防积水就非常重要。除了修排水沟,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高起垄种植的方式,也就是用机械起垄,把垄起得高一些,不易泡水。”
附近有一批从华侨农场退休的老农人,赋闲在家,都想做点事。对其中一位姓梁的老班长,夏国建建议他把家附近的8亩地开发出来,种上珍珠芭乐,待收成后帮他售卖。梁老说干就干,在夏国建安排的挖机的帮助下,打掉碎石、松了松土,种上珍珠芭乐苗,遇上不懂的问题,就过去请教,有时候还带上剪刀,直接到夏国建的农地里边干边学。一年下来,也能收获4万多斤。另外一位老农人,也是种芭乐,自己开垦了18亩,又承包了20亩,总共30多亩地,一年纯利润接近20万。
据了解,夏国建已带动平沙周边8家过百亩的农业种植基地,也带动了周边小型农业种植户56家,解决了周边100多名大龄劳动力就业问题。
春风化雨 让越来越多的绿色果蔬惠及老百姓
在夏场长农业,远远望去,一片种植地里往往不止一种作物。芒果树下,卷曲的藤蔓连着硕大的西瓜;木瓜底下,刚刚挖完红薯,马上又种花生;套着金纸的凤梨即将成熟,周边的皇帝柑仍是鲜翠欲滴。“一亩地当两亩地使”,这是夏国建的拿手绝活。
连养殖户都来请教,在鱼塘的塘基种上了凤梨。所谓塘基,就是鱼塘周边的堤坝,其宽度从六七米到十余米不等,可覆盖数亩到十数亩土地。从去年开始,夏国建选了一些12米宽的塘基作试验,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金湾区红旗镇,已经有过万亩的鱼塘都试行了新式的种养结合。“这在全国范围来讲,也是有创新意义的。”夏国建说,过去,国内的种养结合主要是种植桑树,即桑基鱼塘,其弊端是经济效益不够明显,难以推广。这次,我们推动凤梨的种植,经济价值很高,而且病虫害不需要使用农药,不会损害鱼塘的利益。
此外,在夏国建的技术支持下,附近的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等大型工业企业,在绿化带种上了果树。“既美观,也实惠。等到果子成熟,他们公司团建都可以直接在绿化带上摘水果。”夏国建笑着说。
如今,这款当年引种艰难的金钻凤梨在珠海金湾落地生根。“我希望凤梨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能稍微便宜些,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所有消费者都能吃得起、吃得到。”夏国建从不担心越来越多的人种植金钻凤梨会影响到他的效益,“大家都学会了,那我就能接着研究其他水果品种,让越来越多绿色健康的果蔬惠及更多老百姓。”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珠工宣)
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