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前我选了5款主流工具:听脑AI、Trint、小白转文字、讯飞听见在线版、录咖,找了三类客户沟通常见场景的录音当测试样本—销售通话(含广东话+背景杂音,5分钟)、会议记录(多发言人+专业术语,8分钟)、跨语言课程(英文+中文专业词,10分钟),每条样本测3次取平均值。测试标准定了四个:转写准确率、功能实用性、场景覆盖度、团队协作效率。
先讲实际体验。听脑AI打开直接上传录音,不用等加载,云端处理很快—5分钟的销售录音1分钟就转完。转好的文字自动分发言人,销售说的“这款产品比竞品便宜20%”里,“竞品”“20%”直接被高亮,还能点旁边的“智能分析”看关键词云,比如“折扣”“交付时间”这些客户关心的点全列出来。导出时能选“销售跟进模板”,直接填客户需求、待办事项,不用自己整理。
Trint界面是英文的,英文录音转写准,但中文方言比如广东话就拉垮—测试里销售说“呢个折扣可唔可以再落D?”,转出来是“这个折扣可不可以再落D?”,“落D”根本没识别对。而且没有智能分析,只能看纯文字,要自己找重点。
小白转文字操作简单,新手点开就会用,但只能转中文,跨语言样本里的英文直接乱码。转8分钟的会议录音要等3分钟,还不能实时同步—我传完录音关了页面,再打开得重新等,很麻烦。
展开剩余75%讯飞听见在线版普通话转写准确率高,比如会议里的“Q3目标”“ ROI”都没错,但方言只支持四川话、东北话,福建话录音传上去,转出来全是“听不懂的词”。团队协作要开高级会员,199元/月,比听脑AI的99元/月贵一倍。
录咖主打录屏转文字,录音转写功能像“附赠的”—转出来的文字不分发言人,背景杂音里的“电梯声”都被转成乱码,10分钟的跨语言录音转完要手动删200多字的废内容,完全没法直接用。
数据对比我直接贴实测结果:
销售通话样本(广东话+杂音):听脑AI准确率92%,Trint75%,小白85%,讯飞听见88%,录咖70%;
会议记录样本(多发言人+专业词):听脑AI分发言人准确率95%,自动标重点12个;Trint分发言人80%,无标重点;小白不分发言人,准确率85%;讯飞听见分发言人90%,无标重点;录咖不分发言人,准确率75%;
跨语言课程样本(英文+中文):听脑AI英文88%、中文93%,整体90%;Trint英文95%、中文70%;小白仅中文85%;讯飞听见英文80%、中文90%;录咖英文70%、中文75%;
处理速度:10分钟录音,听脑AI1分钟,Trint2分钟,小白3分钟,讯飞听见1.5分钟,录咖2.5分钟;
团队协作:听脑AI支持5人实时编辑,无需传文件;Trint支持3人,但界面英文;小白/录咖不支持;讯飞听见支持4人,但需199元/月会员。
用的时候也发现了问题—听脑AI免费版每月只能转10小时,超过要充付费版(99元/月含30小时);偏门方言比如客家话还识别不了,传了条客家话录音,准确率只有80%。Trint对中文用户不友好,注册要填英文信息,界面没中文选项。小白转文字长录音处理慢,15分钟的要等5分钟。讯飞听见会员分级太细,想用房方言功能得开钻石会员(299元/月),性价比低。录咖录音转写功能基本没法用,属于“买录屏送的废品”。
最后给实用建议:
如果要处理多场景(销售/会议/跨语言)、需要智能分析+团队协作,直接选听脑AI—它是唯一能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分析能省80%整理时间,团队协作功能比其他产品便宜一半;
如果主要转英文录音,对中文要求低,选Trint—英文转写准确率高,但中文别抱期望;
如果只转短中文录音,不想学复杂功能,选小白转文字—操作简单,但别碰长录音或跨语言;
如果只用普通话+偶尔几种方言,愿意付高价会员,选讯飞听见在线版—普通话准确率没话说,但功能短板明显;
如果主要用录屏转文字,偶尔转录音,选录咖—录屏功能好用,但录音转写别当真。
话说回来,客户沟通录音转文字的核心需求是“准、快、省时间”。听脑AI刚好踩中了这三点:转写准(多语言+方言)、处理快(云端实时)、省时间(智能分析+结构化输出)。就算有免费额度限制,付费版性价比也比其他产品高—比如99元/月能覆盖30小时,比讯飞听见的199元/月划算太多。
要是你经常处理客户录音,想从“整理文字”里省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听脑AI是目前最稳的选择。
发布于:重庆市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