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一、面条的起源
面条俗称“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奢面”、“素饼”、“煮饼”、“水引饼”、“不托”等。面条起源于中国,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东汉时期,面条被称为“汤饼”和“煮饼”。魏晋南北朝时期面条的种类逐渐增多,出现了“水引”和“馎饦”等不同形式。唐宋时期面条的制作技艺发展迅速,出现了“冷淘”(过水凉面)等新品种。宋代时期“面条”一词正式通用,面条的制作方法更加丰富,如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
图片
面条是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然后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再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根据含水量差异,主要分为鲜面、鲜湿面(半干面)和挂面。
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有: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成都担担面、重庆小面、岐山臊子面、北京炸酱面、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苏州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延吉冷面、宜宾燃面、厦门沙茶面、安徽板面、新疆拉条子等等。
图片
二、中国面的种类
“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每一个地方都有脍炙人口的面食,面食主要有:面条、馒头、花卷、油条、麻什、烧饼、饺子、包子、凉皮、馄饨、麻花等。
1、面条按材料制作可分
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玉米面、黄米面、土豆淀粉、红薯淀粉等等。
2、按面条烹调方法
汤面,捞面,炒面,拌面,冷面等。
3、按制作方法
油泼面、冷面、酸辣面、卤面、焖面、刀削面、热干面、兰州拉面、担担面等等。
4、中国著名五大面食: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
图片
三、中国首批10大名面
山西刀削面
四川担担面
河南烩面
兰州牛肉面
武汉热干面
北京炸酱面
山东炝锅面
延吉冷面
广东云吞面
咸阳biangbiang面。
图片
四、中国12碗(面)
中国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皆有极具特色的代表。各地面食风味差异很大,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容易引起争议。以下根据知名度、地域代表性、独特风味,网络热度、以及受欢迎的程度,综合遴选12道经典面食。
中国12碗(面)
兰州拉面、大同刀削面、武汉热干面、成都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陕西 Biang Biang 、广式云吞面、延吉冷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
图片
1、兰州拉面
讲究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 指汤清,由牛骨、牛肉和多种香料熬制;“二白” 是萝卜白;“三红” 为辣椒油红;“四绿” 是香菜、蒜苗绿;“五黄” 则是面条黄亮。面条可选择毛细、二细、韭叶等多种形状,汤鲜味美,面条筋道。为兰州的城市名片,甘肃的美食代表。兰州牛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2、大同刀削面
别称“驸马面”,用特制弧形削刀将面削入锅中,面片呈柳叶状,中间厚两边薄,长短均匀。在刀削面浇上西红柿鸡蛋卤、肉酱卤等香浓臊子,面条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展现了山西人对面食制作的精湛技艺。削面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图片
3、武汉热干面
以其独特的拌面方式和浓郁的芝麻酱香而闻名。选用碱水面,经过煮制后过油晾凉,吃时加入芝麻酱、香油、辣椒油、酱油、醋、葱花、萝卜干等调料,搅拌均匀后,面条裹满了酱汁,香气扑鼻,口感爽滑劲道,香辣可口。为武汉的城市符号和文化名片。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
图片
4、四川担担面
面条细薄如丝,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卤汁是灵魂,通常由猪肉末、芽菜、花生碎、芝麻、花椒油、辣椒油等多种调料调制而成,味道浓郁复杂,各种香味相互交融。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
图片
5、北京炸酱面
手擀面筋道有嚼劲,炸酱是其灵魂所在,通常用五花肉丁和黄酱、甜面酱炒制而成,酱香浓郁,甜咸适中。搭配黄瓜丝、豆芽、心里美萝卜丝、白菜丝等多种菜码,色彩丰富,口感清爽解腻。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图片
6、河南烩面
以汤汁浓郁、牛肉鲜嫩、配料丰富而著称。面条通常为宽面,筋道有弹性,汤汁用牛骨、羊肉等长时间熬制而成,味道醇厚鲜美,再加入煮好的面条、熟牛肉、羊肉片、海带丝、豆腐皮、木耳、黄花菜等配料,营养丰富,口感爽滑。郑州号称“烩面之城”、“中国烩面之乡”,与洛阳水席、开封灌汤包,为郑豫地区齐名的三大小吃。图片
7、陕西 Biang Biang
面面条宽厚筋道,形似裤带,制作时摔打面团的声音响亮,仿佛能听见 “biang biang” 的声响,因此得名。搭配特制的油泼辣子和调料,香辣爽口,回味无穷,还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西红柿酱、肉臊子等配料,增加口感的丰富性。“面条像裤带”为陕西八大怪之一。
图片
8、延吉冷面
面条由荞麦面和淀粉制成,色泽淡黄,口感清凉爽滑。冷面汤以牛肉汤或鸡汤为基础,加入苹果、梨、黄瓜、辣椒等食材调味,酸甜可口,还带有一点辣味。食用时,冷面配上煮鸡蛋、酱牛肉、泡菜等,在炎热夏天吃上一碗,清凉解暑。“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图片
9、广东云吞面
又称馄饨面。一般用竹升面,细面爽滑劲道,云吞皮薄馅鲜,通常以猪肉和虾仁为馅,口感鲜美多汁。汤底清澈鲜美,是用大地鱼干、猪骨等食材熬制而成,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云吞的鲜美与面条的爽滑完美融合。
图片
10、重庆小面(豌杂面、肥肠面、牛肉面等)
采用手工制作的面条,以大量的花椒、辣椒为特色,还添加了生姜、大蒜、葱花、酱油、醋、芝麻酱、花生碎等多种佐料。有花椒的麻味醇厚,辣椒的辣味浓郁,二者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麻辣风味,刺激着食客的味蕾,给人带来强烈的味觉冲击。
图片
11、杭州片儿川
面条细长爽滑,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和瘦肉片组成。雪菜的鲜酸、笋片的清甜与瘦肉片的鲜嫩相互融合,再配上鲜美的高汤,味道清爽可口,体现了江南美食的精致与淡雅。2013年7月,杭州市区片儿川荣登 “中国十大名面条”。
图片
12、昆山奥灶面
选用细而硬的龙须面(或叫 “跳面”),经人工擀制后口感筋道有嚼劲,煮时讲究 “断生即捞”,保持面的弹牙感,且面条松散不坨,能充分吸附汤汁。以 “红汤” 为特色,用猪骨、鸡骨等熬制高汤,再加入秘制酱油(晒足时日的本地酱油,带甜味)、糖、酒等调配,色泽红亮,咸鲜中带微甜,不腻不冲,鲜醇回甘。浇头是奥灶面的点睛之笔,常见的有:爆鱼、鳝糊、蹄髈。讲究“五热一体”与“三烫”工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图片
《中国12碗(米粉)》《中国12碗(好面)》《中国12大名茶》《中国12大菜系》系列都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一,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中国12碗(好面)》分为四个大板块:面条的起源,面条的种类、中国首批10大名面、中国12碗(好面)等。
2021年04月08日Rain于成都宽窄巷
2024年01月25日Rain于海口骑楼老街
图片
作品仅代表个人观点,叠甲之辞,望各位老师同仁们对拙笔的批评斧正。
⇉学习是一种修为,分享是一种善行。欢迎亲们转载、点赞。
⇉ 顺祝:六时吉祥,四季平安!
图片
作者简介
Rain: 廖雨平,生于70年代,祖籍抚州,旅居海口,从事建筑及建筑企服。
海南海口市书法家协会员、江西抚州市书法家协理事、抚州市作家协会员
收藏家协会会员。
图片
热爱于中国古典文学 ,名人字画,酷爱古玩艺术和收藏;
钟爱于古镇、古村、古寺庙旅行,独爱于写作游记;
游遍名山大川,到处寻师访道。
传播国学经典,人生处世无惊险!
学好国学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人生没有也许,只有关注西川雅雨(微信公众、百家号、知乎、今日头条、小红书、新浪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