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采购,收到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和成本构成,如何判断成本是否合理?如何进行成本分析进而价格谈判?
在成本管理会计中,有两种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这两种方法正好可以对应到不同产品的成本分析当中。
1.标准成本法分为料+工+费。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2.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自动化,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固定制造费用占有的产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成本核算的重点从直接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上。
单位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作业成本。
成本法核心逻辑适用场景优势标准成本法料 + 工 + 费直接拆解生产流程简单、人工占比高的产品(如组装件)计算简单,适合快速比价作业成本法按作业环节分配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固定费用占比高的产品(如机加工件)成本分摊更精准下面结合两个高频采购场景,手把手教你用两种方法做成本分析:
注塑件的成本分析
标准成本法:料+工+费
成本明细公式:
料
工
费
其他
三费SG&A
利润
塑料粒子单价 × 单模毛重 ÷ 模腔数
人工费 × 加工时间
设备工时费 × 加工时间
组装 / 二次加工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人工费用公式:(小时工资 ÷3600 秒)× 生产周期(秒)÷ 模腔数设备工时费 =(设备折旧 + 维护费 + 电费)÷ 月有效工时× 生产周期(秒)÷ 模腔数成本的10%
成本的10-15%
1. 原材料费用怎么算?
建立原材料价格基准Index baseline, 并且有第三方原材料数据来源(如塑料粒子可参考卓创资讯)参考和建立波动机制。若价格变动触发了调价,则双方根据合同约定,调整价格。
2. 人工费用验证技巧
根据当地直接劳工的工资水平做参考,看其人工成本是否合理。
根据其在招聘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推断其人工成本是否在此区间。
工厂参观时,了解有多少工人在不同工序工作,看看厂房和工厂位置来判断他们的运营成本的高低。判断其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每个产品的劳动时间和设备投资。
3. 制造费用
数量增加,固定制造费用摊薄,摊在单个产品的成本降低。固定制造费用包括开机费,固定资产摊销,管理人员工资等。
直接管理费用。通常被称为“可变管理费用”,包括维持生产线运行或保护服务持续的所需费用,如工厂和设备消耗的电力、耗材和工具的消耗、运行的所有人力费用。
间接管理费用。这包括所有与维持企业运营相关的没有在其他地方包括的费用。可能包括租金、利息、设备成本、折旧成本、间接功能成本,如采购、市场营销、销售队伍成本、建筑成本、研发管理和支持人员的费用。
4. SG&A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降价策略
要求供应商提供明细如年度账目,或为股东提供的年度报表中包含大量的信息。
评估其每项是否加上我司的量进行摊销。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扣除,将管理费用压下来。比如,将未在本项目上发生的差旅费、招待费、租赁费,快递费、交通费剔除。
机加工件的成本分析
作业成本法
Direct Material Cost直接材料
$0.21
Machining 机加工
$6.17
Passivation 钝化
$0.13
Inspection 检验
$2.54
Manufacturing Rejection过程报废
$0.31
Overheads & Profit 管理费用与利润
$1.65
Total 总计
$11.01
1.原材料成本是算毛重,而非净重。切削掉的越少,说明加工工序越少。
2.材质为303不锈钢,硬度对价格有影响。不锈钢价格变动主要看其成分:镍。
3.具体到每个工序的节拍(加工时间), 过程产品报废率,机器加工工时,工人工时,可以得出工艺成本。
其中每一道加工工序,每个刀具的进刀秒数,转数,铣多少面积,花多长时间,让供应商提供明细。或者去现场掐秒,验证加工时间cycle time.
4.关于检测,每一道工序都会有工人去完成抽检。因此,无需付额外单工序的质检费用。当有几道研磨工序时,一个工人可照顾两到三台机器,不会站在机台旁等候,那么仅按实际参与工序的工时计算。
不同品类,不同的成本控制
根据卡拉杰克矩阵,从利润影响程度和市场困难度的两个维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象限。
图片
根据实战经验来看,有意愿提供成本分析的供应商大多落在战略这个象限内。只有愿意发展成伙伴关系的公司,才愿意深度配合。
战略象限:用作业成本法深度拆解,谈判聚焦 “共同降本”;杠杆象限:用标准成本法快速比价,谈判主打 “批量换低价”;关键象限:不纠结细项成本,谈判重点在 “保供 + 长期价锁”;获得象限:降低管理成本,集中需求采购或外包给第三方。图片
【作者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